12月19日,区委利用一天时间召开工作务虚会暨街镇书记工作座谈会,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、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,深入谋划鹿城“十四五”发展和明年工作,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,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全力争创全国领先、全省领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城区。
区委书记姜景峰主持并作小结讲话。白洪楞、王易进、徐强、周基斌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。
与会区领导着眼新发展阶段,围绕全区大局、联系分管工作、聚焦重点领域,对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、明年工作精彩开局等建言献策。各地对区委《建议》稿提意见建议,并就干好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交流了思路举措。
围绕“‘十四五’发展怎么干”,姜景峰提出用8个“聚焦”、8个“打造”来实现新突破:
聚焦首位战略,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区。坚定走好科技创新“华山一条路”,持续打好创新平台、创新人才、创新企业“三位一体”组合拳,高水平打造七都国际未来科技岛、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、“世界鞋都”等高能级平台。
聚焦结构升级,打造都市现代产业体系。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深入实施“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”战略,大力推进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,做大做强服务业“首位经济”,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、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经济体系。
聚焦内外融通,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。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集聚优势,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,大力开拓国内市场,积极扩大有效投资,高品质打造区域消费中心,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为全国典范,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取得新突破,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基本形成。
聚焦改革破题,打造民营经济示范城区。全面深化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的各领域改革,持续改善市场环境、法治环境、政务环境、创新环境、社会环境,打造“热带雨林式”企业生态,新时代“两个健康”先行区创建走在全市前列,区域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,成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区。
聚焦能级提升,打造温州大都市核心区。加快推动全域一体化发展,高水平推进东部未来科技城、中部历史文化名城、西部生态新城建设,全面建成“两线两片”等城市金名片,“一带四区”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,城市首位度、辨识度、美誉度大幅提升,成为温州大都市区最具活力和带动力的龙头。
聚焦文化引领,打造文化名城示范窗口。抢抓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契机,高标准建设山水斗城、江心屿诗之岛等文化地标,打造传承创新、古今一体、别样精彩的城市人文和文化高地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,进一步擦亮“大爱之城、诚信社会、道德高地”城市品牌。
聚焦整体智治,打造市域治理首善样板。突出整体智治、数字赋能、系统治理,全方位推进党政机关数字化转型,集成建设“城市大脑”展示指挥中心,迭代创新“精密智控”“全科网格2.0”等金字招牌,全面构建大安全、大应急、大减灾格局,全力打造高水平区域治理现代化样板区。
聚焦利民为本,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家园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决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,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,创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区,加快建设美好生活,大力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,持续打响“学在鹿城、游在鹿城、购在鹿城、住在鹿城”品牌,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。
针对明年工作,姜景峰强调:
明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要锚定“全国领先、全省领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城区”目标,全力打好“十四五”开局首战,全面展现发展新气象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。要打造尖峰引领的科创场景,打造创业创新的活力场景,打造内外融通的开放场景,打造美不胜收的都市场景,打造底蕴深厚的人文场景,打造数字引领的改革场景,打造美好宜居的幸福场景,打造整体智治的治理场景,打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场景,打造山清水秀的清廉场景。
针对年内工作,姜景峰要求:
要抓好年终冲刺、巡视工作。要抓好民生实事,按时保质保量完成,确保交出一张群众满意的“成绩单”。要抓好平安稳定,继续深化“三服务”活动,继续抓好常态化精密智控,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。要抓好明年开局,精心谋划明年“开新局”的工作思路、工作举措,确保2021年精彩开局。